為了迎接安娜的婚禮,早在一個月前便衝上網搶訂只有兩間房的住海邊,隨然最後安娜頓然消失在我們行程中,記憶中的『海邊小屋』原來真名叫『住海邊』,心裡始終揣想著一個以動詞為名的民宿,一年半沒到花蓮了,前往的過程遠比想像中來得漫長,似乎腦海裡的花蓮遠比現實的距離更接近真實生活。
位於花蓮出海口的住海邊,出發前忘了上網抄下住址,記憶中就是在靠近海的那一頭,沿著和平路直直走去,遇上了南濱公園右轉,隨著南濱路一路往前行駛,要奮不顧身、不顧一切的往前衝,遇到左手邊的全家便利商店轉進去,便是花蓮大橋了,順著大橋底左轉而上,眼前的大石頭便堂而皇之的矗立眼前,雖然我一直以為會先遇見一座國姓廟,沒想到迎接我們的是一塊大石頭與身後藍得不像話的大海。
海與天被綠地分隔二色,曲折的小路顛簸,灰白不修飾的顏色,一路蜿蜒而下,未施脂粉的住海邊與鮮紅的國姓廟,就這樣左右夾道歡迎我們。
來花蓮第3次了,二次的自己家、一回的住海邊,主人都是書琴和阿正,從市區到海邊追逐夢想。
從2年前在自己家認識他們,對於年紀輕輕便可以拋下名利的追逐夢想、過著遠離塵市打滾的生活,打從心底的佩服。
斑駁的牆,在海邊顯得自然美麗,在台北卻讓人害怕遠離。望著海冥想,想起了龍應台的面對大海的時候,只是海不一樣了,心也澄淨了起來。
一切都是自己動手,很多都是別人送的,連屋簷下的木頭柱子都是從海邊撿回來的漂流木,一根根的替換,拼拼湊湊,卻意外的自然和諧,這裡獨有的生活步調。
一直很喜歡這樣的浴室,不假雕飾的乾淨,阿正說水泥牆上抹上了蠟,水珠就自然聚集了,難怪洗澡時牆面總是掛著水珠,懸著溫度。
房間前的洗手台,一樣是灰色的冷靜色調,在黃色與褐色的牆上樸素簡單。
很喜歡這樣手工的長桌,搭配老舊的椅子,特別有味道,哪天要請求阿正幫我們訂製一個,然後把住海邊名產帶回台北,呵呵。
回收利用的燈罩,不明的物體在夜裡漂浮著。
隨著心情轉換顏色,紀錄短短的2天生活。
窗外的國姓廟,火紅色的夏天專屬記號。
紗窗旁,風乾的橘子,時間攀過的面貌,在幽黃的燈光下,成了再自然不過的藝術,一幅生活寫實的圖畫,連對於我們難種的薄荷,在這裡也萌發驚人的生命力。不禁想著這樣的角落,在喧囂的台北城市,還能美麗嗎?
一早的折騰、婚禮的歡愉,來到了海邊倒頭就睡,直到嗅覺不爭氣的被窗外晚餐吸引。
傍晚的海邊,天空是黑藍色的寶石,走廊上的廚具高掛,灰色的牆上吐露著黃綠色的燈光,好不真實,卻又異常美麗。
- Jul 01 Tue 2008 10:56
夜裡『住海邊』‧花蓮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